文化是一個很概括的論述,畢竟每一個人的生活背景和生活經歷都是獨一無二的,所塑造出來的個人也是獨一無二的;透過在俄羅斯求學的一年,以一個完全沒有俄羅斯文化背景經歷的角度,我發現俄羅斯人很道地地「白皮黃骨」,俄羅斯文化 (Russian Culture) 與傳統東方文化非常的類似,反而與歐洲西方文化價值觀有比較大的差距;當然這是我個人的觀察,不代表真正的俄羅斯文化。
Russian Culture 中的價值觀
集體作弊 文化 ,是在俄羅斯求學的第一個文化衝擊!
開學的第四周是我面對的第一個期中考,突然韓國同學告訴我們,另一個烏茲別克女同學要他把考卷照下來,傳給他,他隔一天才考試;面對我的一臉驚訝,俄羅斯同學面無表情地說,這很正常,你想要就幫他,不要就拒絕。考試當天,四個 俄羅斯 女同學交頭接耳,互換考卷,老師也沒有在管;事後,俄羅斯同學告訴我,「作弊,很正常;除非教授特別說明不能作弊,都是可以集體討論,集體作弊的!」
抄襲 文化 : 只要不是百分之百一樣,都是原創。
A 同學是我們 俄羅斯 同學裡頂尖的,在俄羅斯同學圈子裡,她是公認的最優秀、最聰明的學生之一。她發給我們一份報告,加拿大同學看了之後問她,這不是你寫的,你從拿裡抄來的? A 同學理直氣壯地說: 「這是我寫的,沒有抄襲! 」立馬 Google 比對一下,96% 配對成功,A 同學說: 「看吧! 我改過了幾個字,這是我寫的,我沒有抄! 」
男女社會地位與角色
男人買單: 吃飯、逛街、住宿全部都是男人付錢 (傳統)
講求男女平等的西方 文化 ,並不是傳統俄羅斯文化的一環,就俄羅斯男士的說法,莫斯科的 俄羅斯 女性只有兩種,一種是高人一等出生於莫斯科,正在尋找長期飯票;另一種是費盡心思來到莫斯科,也在尋找長期飯票;莫斯科的生活水準和消費水平遠高於俄羅斯的平均,所以男性(男朋友)必須付擔女性(女朋友)所有的花費,所有的花費包括吃飯、娛樂、逛街、買衣服、美容等等! 女性賺的錢,還是自己的! 我認為亞洲女性沒有到這麼巴著男性不放的程度,但是絕對也是秉持著一樣的原則,『你的是我的,我的還是我的!』但是,現代化的俄羅斯女性一樣追求男女平等,工作上一樣專業。
男主外,女主內
俄羅斯 女性的平均教育水準高於男性,也比男性更為負責任,但是職場上認為,女性最後會結婚、生子、走入家庭,所以當一個女性和男性的條件一樣的時候,多數公司會優先錄取男性而捨棄女性。
在家裡,俄羅斯 文化 也是認為家庭的工作與責任是女性的責任,男人不需要也不應該幫忙家裡的事情! 莫斯科多數是雙薪家庭,與東方女性面對一樣的問題,家庭職場的蠟燭兩頭燒!
過去對 俄羅斯 男女的刻板印象是男少女多,確實,在老一輩的俄羅斯人,受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蘇聯解體後經濟衰退後的伏特加酒精成癮問題,俄羅斯老太太卻是兇悍,人數也遠高於愛找人聊天的俄羅斯老公公。不過,年輕一代的俄羅斯人已經沒有這種男女比例懸殊的問題,但是多數俄羅斯女性還是傾向嫁給西方文化的歐洲人或北美人,最主要就是這個「男尊女卑」的 文化 ,跟亞洲其實還挺類似的;只是它們長得像一點,比較沒有這麼混血。
祖父母幫忙帶小孩
莫斯科多為雙薪家庭,一來是因為龐大的經濟壓力,畢竟在莫斯科生活大不易,二來是歷經人人勞動的共產主義社會,男女都要工作的 文化 ,所以照顧小小孩的責任多數落在祖父母的身上,特別是祖母,(這不是說祖父不幫忙,畢竟俄國男性可以長壽到當祖父的人數實在不多,所以在路上看到的多是祖母);下午三、四點的公車和捷運上,特別多祖母接孫子孫女放學回家的溫馨畫面;在北美,祖父母偶來來看看孫子孫女,長期犧牲生活來幫忙照顧小孩的情況可說是少之又少,但是相較於東方世界,這又是一件稀鬆平常的事情。
日常生活
拖鞋文化
我向來以為”拖鞋”這件事,是一個很東亞的文化,畢竟老美和歐洲人總是穿著外面的鞋子在家裡走來走去;在阿富汗的時候,我還特定買了一個牌子掛在門口,” Life is full of choice; take off your shoes or scrub the floor.” 在收到莫斯科美國學校上學準備清單的時候,看到「室內拖鞋」的項目,讓我嚇了一跳,我不知道這個 indoor slipper 到底在俄羅斯是個甚麼定義,我決定問一下老師! 孩子的導師 – 加拿大人告訴我,反正就是一雙乾淨的鞋子,運動鞋甚麼都可以,孩子的輔導老師 – 俄羅斯人 告訴我,就是在穿在室內的拖鞋,在外面和在裡面的鞋子不一樣;有問沒有懂,因為其實是很不一樣的答案;最後,我決定還是用運動鞋還替代東亞定義的拖鞋。
事實上,進入 俄羅斯 人家裡,他們都是會換拖鞋的,就像進入東亞人家裡一樣,和美國人就算是拖鞋,光著腳丫子在家裡走是一個很不一樣的概念。我原本以為這個作法源自於冬天下大雪,外面濕淋淋的,回到家要脫鞋,但是這卻無法解釋要換室內拖鞋這件事,而且室內拖鞋也不是真正可以穿到外面的鞋子 (就像加拿大老師的說法),在莫斯科各個大賣場都可以看到跟台灣很像但是又感覺起來比較保暖的室內拖鞋,反正跟東亞真的很像!
這種換鞋子的文化也體現在俄羅斯人進入美國人家中的窘境;美國人沒有拖鞋的 文化 ,但是俄羅斯人有不能把家裡弄髒的習慣,所以俄羅斯人進到我們的家裡時,因為不需要拖鞋,也沒有室內拖鞋準備給它們穿,他們就自備一次性的鞋套,儘管是把外面的鞋子穿進家裡走,卻不會把家裡弄髒,又免去沒拖鞋可換的尷尬,巧妙地解決了跨文化的衝突。
戴帽子,別吹風
九月進入秋天之後,所有的老太太們都戴上了帽子,多數被老太太帶著的孩子也乖乖地戴上了帽子,僅剩外國人和年輕的俄羅斯人還沒有戴上帽子! 寒冷的天氣裡,有沒有戴帽子的保暖度差很多,不過九月開始刮風時,溫度差異並沒有那麼大,但是老太太們還是很堅持要戴著帽子,因為要避免寒氣進入體內,對身體不好;有沒有很耳熟? 我還真不知到高加索人有這種 文化 意識? 根本就是個亞洲人!
飲茶大國
儘管在莫斯科街頭隨處可見的咖啡店讓人誤以為咖啡 文化 在俄羅斯的重要性,飲茶才是俄羅斯人的傳統;根據 2014 年的民調,近九成五的俄羅斯民眾喝茶;2016年民調中顯示,在咖啡與茶的戰爭中,近八成俄國人會選擇茶飲。一般咸信,飲茶文化乃是由中國向外傳播,但是到底甚麼時候傳播到俄羅斯,最早在17世紀末期,俄羅斯赴中代表就已經表示飲茶文化遍及俄羅斯了。 俄羅斯發達的飲茶文化,多數的餐館都有目不暇給的茶類選項,漫漫冬夜裡,莫過於來一杯蜂蜜檸檬薑茶,保暖又養生。 伴隨飲茶文化而生的是五花八門茶點,但以甜點為主。
熱飲與常溫水
喝溫水、冷水、熱水似乎也不是全亞洲人的問題,畢竟在日本、韓國和東南亞國家,大家都還是喝冰飲喝得嚇嚇叫,不喝冰飲似乎比較中國 文化 的問題! 在新加坡的時候,多數華人都知道不要喝冰水,但是天氣熱的爆炸,能忍得住的也不是那麼多! 在莫斯科,零下溫度的天氣多的是很手上拿著冰淇淋在吃的人,餐廳裡點飲料時居然會問我要不要加冰塊,而麥當勞點礦泉水時也會問我要常溫的還是冰過的;旅居這麼多國家這麼多年,還是第一次這麼頻繁被問到要不要加冰塊,而問我的還是白種人 (暈!) 確實,好友告訴我,在西伯利亞咖啡店裡點冰咖啡,店員很納悶怎麼做冰咖啡,因為咖啡從來都只有喝熱的,到底是咖啡倒進冰塊的杯子哩,還是把冰塊放到咖啡裡,非常難以做抉擇!
過去在念國際關係的時候,強調 彼得大帝的西化成功地將俄羅斯轉型成為歐洲國家的一員,但是在提及俄羅斯外交政策時卻是說不清到底是歐洲國家還是亞洲國家,最後創造了『歐亞 (Eurasia)』 一詞來處理這個尷尬的問題。地理上,烏拉山界線一畫,很容易地就可以界定領土有 23% 在歐洲, 77% 在亞洲,但是心理上卻難以有這種一翻兩瞪眼的二分法,俄羅斯人到底如何界定自己的身分,從他們的思想和生活習慣裡就可以看得出那些內心的掙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