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駐外日誌 Our Journey莫斯科 Moscow Patriotic War of 1812 Museum: 拿破崙與俄國的冬天

Patriotic War of 1812 Museum: 拿破崙與俄國的冬天

by DiploNomad
0 comment 539 views

莫斯科革命廣場上的 1812 年衛國戰爭博物館 (The Museum of the Patriotic War of 1812) 是一個被多數觀光客所遺忘的博物館,名氣遠不如紅場上的國家歷史博物館 (State History Museum),但他所展現的文物卻同樣對俄國歷史有著深遠的影響;特別是扭轉了向來認為寒冬為俄羅斯勝利關鍵的錯誤認知。

Museum of Patriotic War of 1812
1812年衛國戰爭博物館正面

在參觀莫斯科歷史古蹟的中最常出現的四個重要年代, 1812、1905、1917 和 1941 年,1812 年是拿破崙征俄之役,對俄羅斯來說那是法國入侵,俄羅斯保衛國土之戰;1905 -1907 年的反政府暴動,制定了基本法、成立了國會 – 杜馬 (Duma) ,被視為之後 1917 年革命的先驅;1917 年的二月革命 (February Revolution) 推翻了沙皇尼古拉二世 (Emperor Nicholas II) 及其代表的羅曼諾夫王朝 (Romanov Dynasty) ,緊接的十月革命 (October Revolution) 則是由列寧 (Vladimir Lenin) 所帶領的布爾什維克黨 (Bolsheviks) 建立了蘇維埃俄國 (Soviet) ; 1941 年則是德國撕毀德蘇互不侵犯條約 (Molotov–Ribbentrop Pact, 又稱 Treaty of Non-Aggression between Germany and the Union of Soviet Socialist Republics) ,希特勒於 6 月 22 日揮軍進攻蘇聯,對俄羅斯而言,是另一場國土保衛之戰 (the Great Patriotic War)。1812年 衛國戰爭博物館 就是展出任何跟這場戰爭有關的一切事務!

博物館建於 1890 – 1892 年之間,為俄羅斯建築風格,原本為莫斯科市議會 (the Moscow City Duma),1936 – 1993 年之前被用為紅場上的國立歷史博物館的店面,直到 2012 年方以 1812 年衛國戰爭博物館之貌對外開放。博物館面積為 1,800 平方公尺 (約 545 坪),包含 13 個展廳,展出超過 2000 件與此相關的文物,除了軍事用品、戰爭武器也有需多參戰者的私人用品和兩位君主 (沙皇亞歷山大二世 和法國拿破崙一世) 的文物。

儘管博物館要到 2012 年方才對外開放,但是文物蒐集工作卻已經持續了超過兩百年之久! 博物館 展廳的設計以時間排序,介紹開戰前法國與俄羅斯的關係、法軍跨越尼曼河 (River Neman,位於現今立陶宛) 、 斯摩棱斯克戰役 (Battle of Smolensk) 、 莫斯科城外的博羅金諾戰役 (Battle of Borodino)、法軍佔領莫斯科、法軍撤退,以穩定歐洲安全兩百年的維也納會議 (The Congress of Vienna) 作結。這場俄法戰爭基本上瓦解了拿破崙統一歐洲的野心,對歐洲政治、外交史有深遠的影響。

The Museum of the Patriotic War of 1812
拿破崙家族,左後方為拿破崙三世的母親

拿破崙其實與俄皇亞歷山大一世的關係相當不錯,只是拿破崙不滿其仍然保持其與英國通商的關係,畢竟對拿破崙來說,法國最大的敵人一向都是隔著英倫海峽的英國,如果把歐洲統一起來打敗英國,才是他的夢想。拿破崙也從沒想過要推翻沙皇或者是取而代之,他發動戰爭重頭到尾的目的都只是要逼俄國妥協,所以至始至終,對他來說,這都是一場有限度的戰爭,甚至是不求贏的戰爭,與美國當年發動越戰有異曲同工之妙。歷史總是不斷重演,而其結局也沒有太大的差別。

The Museum of the Patriotic War of 1812
法軍的行動廚房 Field Kitchen from Napoleon’s baggage train

過去歷史課本裡面,總是提到拿破崙是敗給了俄羅斯的冬天,與許多俄國人討論到這段歷史時,多數都強烈反對這個論點,並且提出拿破崙早在六月就已經與俄羅斯不宣而戰,如果單單只是寒冬的因素,法軍早就凱旋而歸,根本不需要等到冬天;確實,重新審視過這場戰爭之後,實力較弱的俄羅斯其實是以戰術取勝,而非天氣取勝,更何況當年的冬天還是「暖冬」。

The Museum of the Patriotic War of 1812
據信為拿破崙拋下軍隊撤退時所用的雪橇 Napoleon fled Russia in this sled in November 1812

俄軍致勝的兩個關鍵,一個是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另一個則是沙俄名將庫圖索夫元帥 (Михаи́л Илларио́нович Голени́щев-Куту́зов, Mikhail Kutuzov);沙皇亞歷山大一世在 1805 年與拿破崙在位於現今捷克境內的奧斯特利茨戰役 (Battle of Austerlitz) 中交手,是拿破崙的手下敗將,在面對法國大軍的入侵,儘管有沙皇出任統帥的傳統,亞歷山大一世卻願意把掌控權讓出,而庫圖索夫元帥儘管身為名將,卻與沙皇關係不佳;一個是願意把大權賦予與自己私交不佳的人,一個是軍事其財,庫圖索夫的以空間換取時間和焦土政策 (scorched-earth tactics),讓帶著 61 萬大軍的拿破崙,剩下不到十分之一回到法國。而庫圖索夫的兩個戰術,也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分別為蘇俄和蔣介石所學習,史達林的焦土政策同樣拉長了納粹德國的補給線,而蔣介石的往西南大後方撤退,也換來了最後的對日抗戰勝利。

1812年衛國戰爭博物館
博羅金諾戰役,雙方交戰的慘狀

不過,焦土政策對莫斯科歷史古蹟卻不是甚麼好事,在拿破崙軍隊進入莫斯科之後,俄軍放火讓莫斯科連燒了三天三夜,許多著名的古蹟和文物都沒有逃過此一劫難,而克林姆林宮的聖母升天大教堂則淪為法軍的馬廄。

1812年衛國戰爭博物館
莫斯科大火
1812年衛國戰爭博物館
莫斯科大火
1812年衛國戰爭博物館
克林姆林宮的聖母升天大教堂淪為馬廄

俄法戰爭是拿破崙戰爭的轉捩點,超過 150 萬參戰,死傷近百萬人,包括五十萬的法軍和四十萬的俄軍,儘管俄羅斯獲得最後的勝利,也是用慘勝來形容;最受創的莫過於法國的拿破崙,除了法國歐洲霸主的地位動搖之外,法國大軍 Grande Armée 也大不如從,最後第六次反法同盟 (War of the Sixth Coalition) 在 1814 年攻陷巴黎,逼迫拿破崙退位,拿破崙被流到義大利的厄爾巴島;一班咸信,最大的勝利者是 1814 年召開維也會議 (Congress of Vienna) 的奧地利首相梅特涅 (Klemens von Metternich),建立了一套維持歐洲穩定的權力平衡體系,而這也成為日後國際聯盟 (League of Nations) 和聯合國 (United Nations) 的樣板。

1812 年衛國戰爭博物館
維也納會議
1812 年衛國戰爭博物館
維也納會議
1812 年衛國戰爭博物館
維也納會議

Museum of the Patriotic War of 1812 參觀資訊

  • 1812年 衛國戰爭博物館 官方網站
  • 地址: Ploschad Revolyutsii, 2/3 (Yandex 地圖)
  • 開放時間:  周一到周日上午十點到晚上九點,週二休館,冬令時間不同
  • 票價: 350 盧布
  • 英語導覽: 無,有英文標示
  • 照相: 可,免費
  • 安排時間: 1 – 2 個小時
  • 交通 – 地鐵站: 1 號紅線 Okhotny Riad 、 2 號綠線 Teatralnaya 、 3 號藍線 Ploschad Revolyutsii

延伸閱讀

0 0 votes
Article Rating

推薦文章 (You may also like)

Subscribe
Notify of
guest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

0 Comments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 to improve your experience. We'll assume you're ok with this, but you can opt-out if you wish. Accept Read More

0
Would love your thoughts, please comment.x
()
x